頤和園銅牛雕塑背后的故事
在頤和園中有這么一處景觀,每年吸引著很多游客前來觀看,這就是頤和園銅牛雕塑,頤和園作為我國目前現(xiàn)存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,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多,而頤和園銅牛雕塑背后有趣的故事傳說更多。
頤和園銅牛雕塑是由清代高宗乾隆皇帝命人鑄造的,沿用大禹治水的傳說 ,仿唐朝鐵牛上岸的做法 ,命匠人鑄造了一只銅牛.全身鍍金 ,金牛背上用篆文鑄了 《金牛銘 》 ,鑄造鍍金銅牛 ,放置昆明湖岸 ,能起到考查昆明湖水位的作用 。
銅牛是天上牛郎的象征。乾隆皇帝把自己比作天上的玉皇大帝,把昆明湖比作為天河。在天河兩側(cè)必有牛郎和織女。據(jù)有關(guān)史料記載,昆明湖西側(cè)有“織耕圖”,以此象征“織女”。據(jù)民間傳說,在昆明湖西墻外某一菜園里,曾發(fā)現(xiàn)了“織耕圖”的蹤跡。有一漢白玉石碑,上刻有三個字“織耕圖”和乾隆御筆的方印。
乾隆把自己比作玉皇大帝,晚清貪圖享樂的慈禧太后,則把自己比作天上國母王母娘娘。在擴建頤和園時,她曾傳下御旨,要將頤和園修成“天上人間”。佛香閣象征天宮,昆明湖好比天河,八方亭和龍王廟一帶便是人間了。既然有天宮天河,當(dāng)然要有牛郎和織女了。為此,她見昆明湖東堤已經(jīng)安置了銅牛,能夠象征牛郎,所以又在石舫的旁邊,建起了織女亭。銅牛的身子朝東,頭扭向西北,正好沖著織女亭所在方向,以昆明湖(天河)為界,便暗合了牛郎和織女美麗動人的故事傳說。
1860年,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城,侵占了頤和園。侵略者貪婪無度,掠奪成性,破壞園林,搶奪文物。鍍金銅牛身上的金箔,也成為他們搶的目標(biāo)。這伙兒魔鬼竟在光天化日之下,一塊一塊剝金箔。銅牛在哭泣,湖水在落淚,手無寸鐵的當(dāng)?shù)鼐用褚粋€個義憤填膺,怒氣沖天。后來又聽說,金箔剝完之后,這伙魔鬼還打算將銅牛運出頤和園化銅賣錢,合伙分贓。
民眾們經(jīng)過商議,決定挑選十個身強體壯的大漢,趁天黑夜靜之時,帶上工具,潛入頤和園,將銅牛沉入了昆明湖底。這一夜,狂風(fēng)大作,暴雨如注,昆明湖東堤留下一點痕跡。第二天,附近居民紛紛傳說,銅牛被大風(fēng)刮跑了,洋鬼子尋不到破綻,真以為是上帝的安排,也就沒有再尋找。由于人民的保護(hù),時至今日,銅牛才得以在昆明湖東堤岸邊,向廣大游人展示。
推薦產(chǎn)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銅關(guān)公雕塑款式和擺放
- 體育運動雕塑在校園中有著怎樣的作用
- 校園雕塑的作用
- 作為設(shè)別系統(tǒng)的城市雕塑
- 廣場雕塑設(shè)計時需要考慮的因素
- 雕塑的價格相差的原因
- 適合安裝在校園雕塑有哪些
- 銅雕塑中的紅銅和黃銅有什么區(qū)別
- 雕塑廠家如何設(shè)計以城市為主的主題性雕塑
- 校園雕塑廠家在制作校園景觀小品時的設(shè)計要求